長三角科技資源
共 享 服 務 平 臺
4 0 0 - 6 0 0 - 5 1 1 4
嘉興市人民政府:去年我市科技創新券發放創新高
發放科技創新券,是我市有效解決科技專項資金覆蓋領域不夠寬、資金使用不聚焦和創新資源流動性不強等方面問題的有效手段。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去年我市科技創新券發放量創新高,相關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通過進一步完善市級科技創新券的管理和使用辦法,增強了全市企業的創新活力,特別是嘉興科技創新券在上海全面使用,有力促進了滬嘉科技協同創新,推動創新要素市場、創新成果轉化、創新產業轉移等無縫對接,也為全省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
滬嘉創新券實現互認互通
2017年7月12日,嘉興市政府與上海市科委、浙江省科技廳三方簽訂了《浙滬科技創新券跨區域使用嘉興試點合作協議》,當年10月20日,嘉興首張跨區域科技創新券在上海實現兌現,這也是浙江省首張跨區域使用的科技創新券。
隨后,我市出臺了《關于嘉興市本級進一步推廣應用科技創新券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嘉興企業在上海進行科技創新活動同樣享受本地補助政策標準;同時,對于上海的創新載體與本地企業開展檢驗檢測服務的,根據載體接收創新券面值總額的30%予以獎勵。
跨區使用“破冰”后,2018年我市全面推行嘉興科技創新券在上海使用。截至目前,上海已有680家機構和10250臺(套)大型儀器可為嘉興企業提供1.3萬項技術創新服務。去年全市147家企業使用了上海48家單位相關服務1335次,服務費用共計1501萬元,其中確認使用創新券234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科技創新券在嘉興使用也已經取得突破,海鹽國家標準件質量檢測中心有限公司、嘉興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綜合技術服務中心、嘉興市環境保護監測站等我市10家創新載體先行進入上海大儀網平臺,可為上海企業提供科技創新服務。至此,滬嘉兩地科技創新券形成了雙向互通。
創新券使用金額連年增長
2018年,嘉興禾潤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共使用創新券12筆,金額共計16.58萬元,公司的科研工作得到有效助力。據悉,全市因科技創新券受益的公司還有很多,市科技局的統計顯示,去年全市共發放創新券7004萬元,確認使用4491.13萬元,確認使用量同比增長89%,排名全省第四。
市科技局上述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市科技創新券已經實現全鏈條支持和高效率服務,受益企業更多,使用也更便利,“全市已實現科技創新券政策縣(市、區)全覆蓋,發放范圍從檢驗檢測、文獻查新和科技檢索逐步向科技咨詢服務、主體培育和科技成果轉化等創新全過程覆蓋和創新活動全鏈條延伸。”
之前,我市科技專項資金對創新主體的支持集中在單一競爭性項目,如今已經轉向以普惠性政策支持為主。此外,對于申請創新券資助的主體,只要申請內容屬實,屬于科技創新的研發活動都能獲得財政科技資金的補助。
在支持領域上,我市科技創新券已覆蓋科技創新活動的全過程,科技創新券的補助從科技研發前端的檢驗、檢測(試制)、科技查新、設備共享、技術開發、成果轉化和產品設計等七個環節,到科技成果推廣的科技培訓、主體培育、專利質押、專利授權、專利糾紛等五個環節。
支持范圍也進一步擴展。申請單位從原來的生產制造企業逐步延伸到科技、建筑和生產服務業,農產品生產和加工企業。截至目前,全市申請科技創新券的企業數量達2253家,受益的企業規模涵蓋小微型、規模型和大中型企業,分布均衡。
同時,通過對科技創新券發放審批流程的優化,企業申請創新券比之前更便利了。目前,我市將創新券審核操作周期由6個月縮短為3個月,審核操作流程相應在一個季度內完成。此外,我市還下放審核權限,將原由市級負責審核的權限下放至區級管理部門,減少辦理中間環節,申請審核實行分流處理,有效縮短了審核操作流程,提高了審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