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科技資源
共 享 服 務 平 臺
4 0 0 - 6 0 0 - 5 1 1 4
滬通協作 點燃快速發展引擎
“國際青創園猶如創業道路上的一盞明燈,不僅為我們初次創業者提供了創業政策福利,更賦予了許多創業輔導、創業服務,助力我們的夢想順利啟航。”昨天,園區首批入駐企業“大櫻桃校園人才培尋平臺”創始人周璐向記者透露。
國際青創園是南通市崇川區政府重點打造的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為顯著導向的青年友好型“雙創”園區。園區緊盯滬通協作大趨勢,引進上海軟件園作為戰略合作伙伴,通過品牌導入、管理融入、項目溢出、人才互動等方式對園區形成強大支撐,打造上海軟件園南通分園及新課堂等孵化平臺,為園區滬通創新創業企業提供辦公、輔導、資金、資源、政策配套等全方位服務。截至目前,園區已簽約各類入園企業40余家,雙創氛圍日漸濃厚。
上海軟件園南通分園落戶
開啟滬通合作創新創業新模式
2017年4月28日,南通市崇川區與上海軟件園簽訂正式戰略合作協議,上海軟件園南通分園正式落地。而落地處,正是位于崇川路79號的國際青創園。如今,經過緊鑼密鼓的施工,園區一期工程已經交付,吸引了上海技物所褚君浩院士團隊、上海博彥科技、上海微問家等數十家雙創企業簽約入園。
“上海軟件園南通分園的落戶,開啟了滬通合作創新創業發展新模式。”國際青創園創新總監花小安介紹,在上海軟件園打造的上海軟件園科技成果在線平臺上,集聚著上海科學院13個公共研發服務平臺、100多位專家學者、1700多項發明專利,園區通過與其合作,建立了上軟科技成果在線南通中心,真正實現上海優質科研技術資源的滬通共享,推動上海的研發人才、技術專利與南通企業需求的即時對接,成為實現“上海孵化、南通轉化”的有力推手。
上海博彥科技是亞洲領先的全方位IT服務及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已在園區設立子公司,并將部分研發人員落地到南通。據介紹,子公司依托上海總部公司的技術、研發實力,結合南通本地研發人員的共同突破,目前已經成功承接并實施了南通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監管系統、物業監管平臺等政府項目。
記者了解到,崇川區目前共有各類科技園區19家。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崇川與上海共建各類園區載體7個,包括上海軟件園南通分園、同濟大學科技園南通分園、復客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園、可可空間南通創新中心、BU青年創新中心、復旦大學技術轉移中心、上海交大“一基金兩基地”,簽約落戶企業項目近百個。這些園區載體已經成為崇川吸引上海優質項目落地的梧桐樹,培育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的孵化器,更是深化“北大門”建設,豐富“雙創”支撐平臺,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有力踐行。
一站式平臺提供精準服務
助力企業從“幼苗”到“壯大”
“園區的定位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以及文創產業,針對這兩大產業,我們依托‘物理空間基礎服務’+‘企業孵化增值服務’的梯度疊加,打造了以創業服務、創業輔導、資源對接、青創論壇、品牌推廣以及股權投資等為核心的‘一站式’綜合雙創孵化服務平臺,為創業企業及企業家提供‘全程式創新創業服務、全景化創新創業孵化’。”花小安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園區還通過加入長三角創服聯盟辦公室,為入園企業打造“信息共享、資源共享、資金共享、人才共享” 以及 “產業鏈接、創新鏈接、服務鏈接、技術鏈接”的服務平臺;聯合南通市眾多高校,打造具有產業特色的創業學院,重點扶持信息技術類項目培育與發展;打造南通市首個公益性質路演平臺,為創新創業企業提供融資路演、規劃咨詢、創業輔導、經驗分享等生態創新創業體驗,搭建創業辦公、交流分享、資本對接、資源共享的全新創新創業平臺以及上線運行“上海軟件園成果在線南通中心”,為入駐企業提供精準化、個性化的運營服務。
據了解,目前園區已經成為南通8所高校的“實習實訓創新創業基地”。一年來,園區舉辦南通市級創新創業大賽一次,舉辦各類項目點評、項目輔導、項目評審、雙創知識講座活動12場,指導項目團隊90多個,培訓人數260余人,并為部分項目組織路演推介活動6次;同時,先后組織創業路演及培訓活動20余期,參與人數超過500人。
“飯圈app”是南通對對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袁懿為粉絲打造的一款社交類互動平臺。為了促進企業更好成長,去年年底,在園區的組織下,袁懿針對“飯圈app”進行了項目路演。在南通大學“互聯網+”創新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朱建新、摩登天空集團董事長崔海濤等老師的現場指導下,袁懿改革創新,目前粉絲用戶數達2萬+,企業一步一個臺階,走得更好更穩了。
環境政策等優厚資源聚集
致力打造專業示范性雙創園區
“沒有青創園,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是青創園,幫助我們實現了創業夢。”這是“大櫻桃校園人才培尋平臺”創始人周璐感慨最多的一句話。
“大櫻桃校園人才培尋平臺”是一個大學生兼職平臺,其創始人是周璐等南通大學四名在校大學生。周璐透露,一開始,他們既沒有辦公場地也缺少資金,就在學校附近奶茶店到處“打游擊”,一次偶然機會,進駐到了國際青創園。考慮到他們是大學生,資金有限,國際青創園對他們租賃的工位給予了租金優惠,并對公司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惑及時提供了人性化的幫助。
據介紹,對于符合園區產業定位的企業,園區經過評審都會實行租金減免等優惠,這對于入駐企業尤其是初創期企業來講,無疑是“雪中送炭”。除了這些優厚的租金優惠政策,園區還先后改造建設了園區服務中心、園區展示大廳、園區路演大廳、2500平方米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眾創空間以及為了滿足入園企業辦公、社交所需的系列基礎配套,讓園區更有溫度,不再是傳統的辦公地點,而是“創業+生活+社交”的一體化綜合社區。
“國際青創園是在南通‘跨江融合、接軌上海’整體定位和南通市委市政府‘建設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創新之都’戰略定位大背景下誕生的。”花小安透露:今年11月11日,由崇川區人民政府與上海軟件園聯合主辦的創新創業發展論壇將在國際青創園舉行,屆時上海軟件園南通分園將正式揭牌,未來,來自上海的更多優質資源、前沿技術、高層人才以及先進的管理、產業培育做法,將紛紛涌入園區,“這對于把國際青創園建設成為創新要素集聚、創業氛圍濃厚、基礎設施完善、雙創服務專業,具有品牌效應及區域影響力的專業化、示范性雙創園區,助力企業快速發展,有著積極意義。”